艾瑞咨询携手合思·易快报推出《中国费控管理平台场景洞察白皮书》,企业费控报销管理无需报销分级标准正式发布!
DsfwIyGWG0U7FVp60hbktsmJ5ULT+qz1crB9Zo+mUNNHJfhEhi5wh3vCP2wquPOIs0F3q/GPEwKoPd5V/VDicXYYsUISfG5hYgruk7dJRac=[猎云网北京]6月21日报道
在金融数字化领域,变革正在发生。近日,艾瑞咨询联合赫斯E快报发布了《中国费控管理平台风景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需求、费控管理平台的转型作用和行业实践、如何走向多元化创新的费控管理平台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如何在企业财务数字化大潮下构建“财务智能新世界”。
白皮书中正式发布企业费用控制和报销管理能力,没有报销分级标准,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背后,基于广泛的桌面调研,与大量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的深度对话,艾瑞咨询与赫思运通共同分析了费控行业的成因与发展,深挖费控管理的模式与价值,并通过艾瑞咨询多年的行业积累和赫思运通的业务实践,提出了企业费控管理的发展路径。
“无报销分级标准”出台后,将为企业提供报销自动化程度的衡量和参考,提供持续演进的优化路径。相比“无报销分级标准”,更多的客户企业和费控服务商会明确“我们所处的水平”、“我们缺乏的能力”、“我们需要提升的方向”。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动态考察数字化投入的效果和产出,为下一阶段的数字化规划做出决策参考,大大提高企业数字化的实际效率。
从L1到L5,企业控费能力是如何演变的?
从“无报销分级标准”可以看出企业费用控制和报销的进化史,每一级的迭代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个痛点,从而导致产业链的不断重构。
艾瑞咨询研究总监、SaaS/云服务行业研究部负责人王成峰介绍,报销分级标准没有必要。从“报销自动化”程度出发,将企业的费用控制能力划分为L1-L5阶段,每个阶段从申请、消费、报销、对账、记账、归档、上报七个维度区分自动化水平。
ZEdxni/u2gmtwZ8CLj8V0cmJ5ULT+qz1crB9Zo+mUNPUBn2XHQ62qHcSnb8oAtXc6izcg2ucW2eMybOQ21y23x2xaVtk57kLhbXYPmzPEN4=
简单来说,在L1手工报销阶段,所有报销流程都是手工完成的;
在L2无报销阶段,有了电子系统的介入,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虽然整个报销流程以手工为主,但有些环节引入了电子系统辅助手工操作,比如预算费用可以由系统控制等。
在无报销的L3初级阶段,人工操作进一步减少。而且随着嵌入式综合消费平台的出现,很多场景可以借助数字系统自动完成消费点菜的过程控制,有些场景可以实现不报销。
L4中级,不需要报销,核心是“全链路自动化+四统一”,统一资金账户,统一售票柜台,统一服务台,统一主数据。消费平台从孤立使用向场景化多厂商聚合消费平台转变,实现同屏比价购买;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大部分场景由数字系统自动完成;员工在聚合消费平台的所有消费场景都不需要垫付资金和报销;
高级L5没有报销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是“全场景+智能+广覆盖”。可以说,彻底退出人工报销操作,实现无报销全场景、全链路的智能化,才是企业费用控制的“终极愿景”。真正做到了不报销的“完整”,广泛的连接覆盖了更多的金融数字化生态。
在无报销分级标准发布会上,艾瑞咨询CEO邹磊介绍,目前,费控领域的头部厂商已经进入无报销时代。目前行业内很多厂商都没有“不报销”的全面布局。优势有的在于商场,有的在于控费管理。但纵观全局,现有厂商在控费管理和商场方面整体发力,实现了“两条腿走路”,领先进入中级阶段(L4级)无报销。L5级进阶不报销才是终极视野不报销。谁能率先进入无人区,取决于政策、技术、市场环境、企业自身战略、客户数字化需求等综合因素。
在海思易快车创始人兼CEO马春泉看来,免报销要达到的极致不是管控,而是决策分析,通过实现“消费即合规,购买即报销”的免报销模式,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合规运营、最佳的降本增效和极致的用户体验。
仰望星空空脚踏实地,企业如何拥抱金融数字化浪潮?
不引入报销分级标准,有助于企业直观了解自身费用控制报销的数字化阶段,动态考察数字化投入的效果和产出,为下一阶段的数字化规划做出决策参考,从而大大节约企业数字化投入的沉没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分类标准切入财务数字化转型,无需报销。优势在于:可以从服务企业业务运营的角度,促进企业的产融结合,将企业的财务数字化建设化整为零,帮助企业更好地找到财务数字化的优先切入点。同时,分期建设不报销、不分级的特点也保证了企业可以优先在ROI最高的场景进行建设,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成本和IT建设风险。
可见,在没有报销分级标准的明确目标和路径的指引下,企业会获得更好的“升级路径”,数字化建设也因此少走弯路。
报销分级标准不用分,一定程度上指的是无人分级的方式。在马春泉看来,报销需求和无人驾驶都是数字智能发展的结果,两者之间的逻辑非常相似。
从交通驾驶的智能化升级来看,先有道路交通、路网建设、交通规则,再有红绿灯设置,警察路面执法就是基于这个系统。随着数字化的普及,红绿灯与摄像头结合,将监管处罚方式从路面执法变为镜头执法,实现自动化;接下来,个人导航仪的普及,将驾驶员与规则自动化相结合,对超速、违章进行提醒和规避,智能选择行驶路径;随着智能汽车的出现,整个路网管理系统全面整合开放,形成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数字化、智能化无人驾驶。
不报销,就是将之前的预算申请、过程中的订单管理、过程中的报销、记账、归档进行整合,整合企业消费的供应商,利用数字化技术,改变过去以事后过程控制为主的报销模式,将控制升级为“过程中”和“过程中”,让员工的消费在全过程中受到预算和标准的数字化监控,彻底解放人工参与的重复性劳动,实现“消费即合规,购买即报销”。在这种模式下,员工不再需要手动记忆预算标准,亲自掏钱报销;财务部门不需要人工审核控制报销合规性;系统自动帮助企业找到性价比最好的消费品,高效透明。
传统报销模式是企业费用控制的痛点。在马春喜看来,“传统的报销方式,首先是非常耗时,其次是不产生价值。没有人因为报销好而有成就感。”无需报销,可以消除传统报销流程中的冗余节点,大大减少费用控制的操作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真正实现企业费用控制从“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更大程度上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不报销是电子凭证、网上市场交易和企业全面数字化建设的必然结果。我相信未来10年人类将不再需要人工驾驶,所有公司将彻底告别人工报销。”马春泉说。
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企业降本增效离不开“财务数字化”
在无报销分级标准的指导下,企业拥抱财务数字化的关键在于: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与过去的流程驱动相比,数据驱动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整合业务和财务数据,建立更全面的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体系,将是现代企业保持市场竞争的核心。
如何从“流程驱动”过渡到“数据驱动”,是大多数企业费用控制的痛点。白皮书显示,目前,超过46%的企业产融结合程度一般,仅“部分业务数据可以与财务系统对接”,数据衔接有待提高;而且很难想象,在国家数字化进程已经启动多年的目前,仍有超过10%的企业财务数据需要人工录入,业务和财务几乎脱节。
tFrMB+7VwiBW2HbD2hOnH8mJ5ULT+qz1crB9Zo+mUNNIR01R+1efJNF3spJIC/THHYwlT3sknmpVuyLkVagDZCLlDE8k9/cO6Tr+ynyH4Ik=
当然,各行业对金融数字化的诉求和解决方案也不应该一概而论。面对各行业对金融数字化的不同需求,费控企业需要扎根细分行业探索多样化版本和解决方案,并根据行业实时需求快速迭代。比如,白皮书列举了医药行业、软件行业、连锁行业,每个行业的痛点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同。
evdAdK9nhZS9HVDA4yiKKMmJ5ULT+qz1crB9Zo+mUNOt5F8TykgI+LIhdnDjcO+Fg/fYPt1D447b5NKfxFMNzVlKPuOLcOpDNwbSQcLn4SU=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对未来保持乐观。无数案例证明,进行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获得了金融体系重构、总效用提升、总成本降低、员工幸福指数提升等一系列积极变化。正如白皮书所言,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构建企业竞争力矩阵。因此,企业需要从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商业逻辑等方面共同改革。
ltlBByDSz8LS2xDpve58U8mJ5ULT+qz1crB9Zo+mUNNhKYt2dgiKIgUKh1nj0HMpBfEIYGiu8rU/s+03ST/BpW4Atujp0qz2dd0X4zR3fyw=
从宏观层面看,数字化转型会带来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从企业层面来看,数字化转型顺应了客户对更敏捷、更丰富的产品形态和交付方式需求的变化,而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也使得企业开始注重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变相“创收”。白皮书认为,企业财务数字化的关键在于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组织结构的变革能力、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夯实数字化基础,丰富数字化场景,深化数字化应用,经历过金融数字化阵痛的企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税收征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电子发票改革、电子会计档案等企业财务数字化领域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企业如何适应金融数字化浪潮,如何更快更好地走向精细化管理,如何获得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新动能,我们都可以在这份白皮书中找到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