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马拉松配速怎么选?不同跑者的实战参考
全程马拉松配速怎么选?不同跑者的实战参考“全马 42 公里,按 5 分配速跑到底,会不会后半程掉速?” 这是不少跑者赛前反复琢磨的事。其实全马配速的关键,不在 “速度快慢”,而在 “能不能从头到尾稳住”。第一次跑的人跟风冲快配速,常常 30 公里后就只能走;跑得多的人按自己能力定节奏,全程匀速还能最后加速。今天按不同跑者水平说说配速怎么选,都是跑过十几场全马攒的实在经验。
一、第一次跑全马:6-7 分配速 “求稳”,先完赛再谈成绩
第一次跑全马,别被 “破 4”“破 5” 这些词困住。6-7 分钟每公里的配速最保险,全程下来大概 4 个半小时到 5 个半小时,既能让身体慢慢适应长距离的消耗,又不容易到后面跑不动。
这个配速下,呼吸能稳住(比如跑三步吸一次、三步呼一次),中途补给时能从容停下喝水、吃点能量的东西,不会因为太快打乱节奏。赛前多练 “匀速跑”:比如用 6 分 30 秒配速跑 20 公里,找找这个节奏下怎么发力,到了赛场按这感觉跑,基本能顺顺利利跑完。
二、跑过 1-2 次全马的人:5-6 分配速 “进阶”,讲究稳定发力
已经完赛过 1-2 次全马,想提成绩的话,5-6 分钟每公里合适,全程 4 到 4 个半小时。这个配速需要一定耐力基础,比如平时能用 5 分半配速轻松跑 15 公里,赛前至少跑一次 30 公里以上的长距离,配速不低于目标配速。
重点在 “前慢后稳”:前 10 公里比目标配速慢 10 秒,让身体充分热开;中间 20 公里按目标配速跑,步频稳住(比如每分钟 170 步左右);最后 12 公里要是感觉还行,再慢慢加速。很多人栽在 “前半程太快”,后半程掉速厉害,反而不如全程匀速来得好。
三、跑过 3 次以上全马的人:4-5 分配速 “冲刺”,靠节奏省力气
能轻松跑全马的资深跑者,4-5 分钟每公里很常见,全程 3 个半小时到 4 小时。这个配速需要系统训练,比如每周一次节奏跑(用 4 分 30 秒配速跑 10 公里)、一次长距离(35 公里以上,配速不低于 5 分)。
跑的时候留意 “身体反应”: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 75%-80%,小腿发力均匀不发紧,呼吸急促但不憋气。赛前 2 周跑一次 30 公里 “模拟赛”,按目标配速跑,看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再调全马配速 —— 比如 30 公里后掉速超 10 秒,全马就保守 5 秒配速。
四、定配速的 3 个实用招,比跟风靠谱
按 “最长训练距离” 定:平时能用 5 分配速跑 35 公里,全马就敢用 5 分 10 秒;最多跑过 25 公里,全马配速至少比训练慢 30 秒。留 “10% 缓冲”:比如目标 4 小时完赛(配速 5 分 41 秒),实际按 5 分 50 秒跑,35 公里后有余力再加速补时间。看赛道调整:有连续爬坡的赛道,配速比平路慢 20-30 秒;天热的话,每升高 5℃,配速放宽 10 秒。最后想说:全马配速没有 “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最好。新手别贪快,先练稳;老手别大意,赛前多试。能按计划配速跑完 35 公里,还能说 “还有劲”,那这个配速就对了。
给跑者的实在话:手表是参考,别被数字绑住。全马的魅力,在于和身体的默契 —— 它给力就多冲几秒,累了就慢下来等一等,这种掌控感比成绩珍贵。
你跑全马常用什么配速?有啥控速招?评论区聊聊,抽 3 人送 “全马配速表”。
#全马配速指南 #马拉松配速技巧 #跑马实战经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