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度假到阳山|宴遇双节・味寻阳山:这份中秋国庆美食地图,藏着千年古邑的团圆滋味
当中秋的月高挂空中
国庆的旗漫过街头
这是家的团圆
也是国的盛景
8天双节假期
去哪里共享这一惬意盛景?
来清远阳山吧!
这里充满温情的人间烟火气
是对各方宾客最真情的双节邀约
这座浸润着韩愈文化的千年古邑,用国家地理标志的鲜甜、非遗手艺的醇厚、山野林间的本真,烹出一席兼具团圆寓意与地域特色的美食盛宴。
循着这份美食地图
来阳山赴一场 “舌尖上的双节之约” 吧!
地标硬菜・团圆宴的C位担当
白切阳山鸡——“鸡有鸡味” 的地理标志
中秋家宴的餐桌,总少不了一只镇席的鸡。阳山鸡在山林间啄食虫草、饮山泉水长大,皮薄骨细、肉质紧实弹牙,只需清水煮沸,加少许姜片提鲜,出锅后淋上滚烫葱油,金黄油亮的鸡皮透着琥珀光,蘸一碟沙姜豉油,鲜美的汤汁在齿间迸发。“一鸡两吃” 是本地人的团圆秘诀:鸡肉白切享原味,鸡骨熬汤煮西洋菜,鲜上加鲜。
黎埠红曲肉——宴席上的 “胭脂琥珀”
作为市级非遗美食,黎埠红曲肉是双节聚餐的 “颜值担当”。五花肉在红曲霉的自然浸润下,化作温润的胭脂色,入口即化却不腻喉,带着植物发酵的清香。当地农户说,这道菜寓意 “红红火火”,中秋佳节端上桌,既是美味也是对团圆的祝福。
药膳淮山煲——秋日滋补的温润馈赠
阳山淮山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雪白粉糯,是双节养生的佳品。淮山与排骨、红枣同炖,汤色清亮,淮山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药香。对于秋日出行的游客,这道汤既能解旅途疲乏,又符合 “不时不食” 的养生哲学,老人小孩都爱喝。
非遗小食・藏着乡愁与节庆的滋味
阳山麦羹——非遗名录里的 “黄金粥”
中秋赏月时,一碗温热的阳山麦羹最是暖心。这道市级非遗美食以玉米为原料,磨粉煮成介于糊与水之间的状态,入口细腻润滑,带着自然的香甜。本地人称它 “长寿羹”,双节喝上一碗,寓意平安健康。
黄坌秋饼——伴茶赏月的 “非遗茶点”
作为首批 “阳山手信”,黄坌秋饼是中秋茶话会的理想搭档。以米粉、芝麻、花生为原料,蒸煮而非烘烤的工艺让它不易上火,硬度适中,清香四溢。
大笼糍——团圆桌上的 “圆满符号”
中秋蒸大笼糍是阳山客家人的传统习俗。这道形似圆月的年糕,以糯米为原料,蒸制后香软甜滑,象征 “团团圆圆”。在农家菜馆,还能看到师傅用传统大蒸笼制作,出锅时撒上一层桂花蜜,甜香扑鼻。切片煎至金黄,外酥里糯,是孩子们最爱的节庆零食。
寻味地图・双节打卡指南
网红地标必去
连乡别院(阳城镇雷公坑村):
闲置泥砖房改造的网红餐厅,园林景观与复古装修相得益彰,必点白切阳山鸡和七拱豆腐润,豆腐润煎至外皮焦黄,内里嫩滑如布丁。
市井风味寻踪
阳山牛杂:
入选 “阳山十大特色小食”,牛杂煮得软烂入味,汤汁浓郁,加一份萝卜吸饱汤汁,暖身又暖胃。
新圩山水豆腐仁(七拱镇):
街头常见的地道小吃,豆腐块煎得外焦里嫩,撒上辣椒粉,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阳山牛杂和豆腐仁。
伴手礼清单
青莲豆豉:
百年工艺制作,颗粒饱满,带回家炒菜增香堪称 “厨房神器”;
杜步东山腐竹:
久煮不烂,韧性弹牙,无论是凉拌还是煲汤都百搭;
岭背板栗:
熟吃绵香,生吃爽甜,是秋日限定的山野馈赠。
双节的阳山,每一缕香气都藏着团圆的密码。从宴席上的地标硬菜到街头的非遗小食,从园林餐厅的精致摆盘到市井小摊的烟火气息,这里的美食既有地理标志的底气,又有非遗传承的温度。
这个国庆中秋
来阳山吧
让舌尖记住团圆的滋味
让山水留住假期的美好!
来源:阳山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