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0:52

晴儿的历史原型究竟是谁?非允礼之女,非眉庄孙女,而是康熙孙女

《还珠格格》中的每一位人物,其实都是有历史原型的:
恶毒皇后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纳喇氏;
乾隆在大明湖畔遇到的夏雨荷的历史原型,是乾隆十分宠爱的一位后妃——民籍汉女出身的纯惠皇贵妃苏佳氏;

紫薇格格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小燕子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第五子永琪的嫡福晋西林觉罗氏;
知画的历史原型,是永琪的侧福晋索绰罗氏;
温婉漂亮、总是护着小燕子与紫薇的令妃娘娘,历史原型是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老佛爷的历史原型,便是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而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外,还有一位我们印象深刻,就是在第二部与第三部中出现的晴儿。
晴儿不仅漂亮懂事、言谈举止优雅高贵,深得老佛爷的喜欢,是老佛爷面前的大红人;而且还曾被许配给福尔康。小燕子与紫薇能够多次化险为夷,都是因为晴儿的机智化解。

可能有人会问:晴儿的历史原型是谁呢?
在《甄嬛传》中甄嬛与允礼在凌云峰有了私情,甄嬛为允礼怀上了双生胎,生下了一子一女;所以便有人猜测:难道晴儿跟允礼有关系吗?是允礼的女儿,还是甄嬛与允礼私生子弘曕所生的女儿呢?
允礼的历史原型,是康熙皇十七子果亲王胤礼。胤礼是康熙后妃纯裕勤妃陈氏所生的儿子,历史上真实的允礼确实也如剧中那样喜欢吟诗作画、纵情山水。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允礼,从未与嫂嫂甄嬛有私情,更没有被雍正猜忌赐死。
允礼因为从未参与夺嫡之争,在雍正继位后得到了雍正的器重,直接册封为果郡王。
先后担任镶蓝旗汉军都统、正黄旗蒙古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等职,还曾管理工部、宗人府事务。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对胤礼的器重仅次于和硕怡亲王胤祥。
在雍正二年时,雍正便已经为胤礼发亲王俸禄;
雍正六年时,胤礼被封和硕果亲王;
在雍正帝病逝的时候,特地叮嘱儿子弘历:一定要善待果亲王,不要让他早早去世了。
乾隆继位后,对十七叔是格外的尊重,不仅让其食亲王双俸,而且还免了十七叔的跪拜礼。但乾隆三年,胤礼还是病逝了。
胤礼一生中,一共生有一子一女,都是侧福晋孟氏所生。
胤礼的这一个女儿,是在雍正十二年时出生,雍正十三年时便夭折了。
如此看,晴儿的历史原型并非果亲王胤礼的女儿。
那么,晴儿会是胤礼嗣子弘曕的女儿吗?

在《甄嬛传》中弘曕是甄嬛的幼子,而甄嬛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一生中仅有乾隆这一个儿子,从未再为雍正生下其他的皇子。
至于弘曕,在真实的历史上,是谦妃刘氏所生的儿子。
而《甄嬛传》中沈眉庄的历史原型,便是谦妃刘氏。
那么,晴儿会是沈眉庄的孙女吗?
雍正的一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宠妃:
在雍正封亲王之前,身边最得宠的是侍妾格格李氏,也就是后来的齐妃;
在雍正封亲王后,身边最得宠的是侧福晋年氏,也就是后来的敦肃皇贵妃;
而到了雍正晚年的时候,身边最得宠的便是刘氏。

刘氏出身包衣,其父刘满仅为管领而已。因为出身低微,所以刘氏需要参加内务府主持的选秀,选中后入宫成为官女子。因得到了雍正帝的宠爱,而在雍正七年时册封为了刘答应。
因为雍正宠爱刘氏,所以在雍正八年,刘氏接连两次晋封,被晋封为了贵人。
雍正十一年,刘氏生下了一位皇子,也就是雍正最年幼的皇子弘曕。
因为弘曕是在圆明园出生的,所以弘曕在正式取名之前被称为“圆明园阿哥”。
而刘氏在生下皇子后,也得以母凭子贵晋封为了谦嫔。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在弘曕尚且只有3岁的时候病逝了。

乾隆皇帝继位后,跟对待亲生的儿子一样照顾幼弟弘曕,并且将弘曕的生母刘氏尊为皇考谦妃。
因为十七叔胤礼在乾隆三年时无子病逝,爵位无人承袭,乾隆便将幼弟弘曕过继给了十七叔为嗣子。如此弘曕便承袭了果郡王爵位,按照史料的记载,弘曕只生有三个儿子,并没有女儿出生,而且在乾隆三十年时便病逝了。
所以,晴儿并非弘曕的女儿,并非沈眉庄的孙女。
既然晴儿的历史原型,不是果亲王胤礼的女儿,不是谦妃刘氏的孙女,那么到底是谁呢?
在《还珠格格》中,关于晴儿的介绍是这样的:

晴儿,即晴格格,乾隆年间,已故愉亲王之女,深得太后宠爱,常伴其左右。
在晴儿尚且只有5岁的时候,晴儿的父亲愉亲王便战死沙场了,她的母亲受不了失去夫君的打击也殉情了;太后见无父无母的晴儿可怜,便将其带入宫中亲自抚养长大。
愉亲王是谁?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愉亲王。
若说封号为“愉”的王爷,便只有康熙皇帝的第十五子——多罗愉郡王胤禑,以及胤禑的儿子弘庆,洪庆在父亲胤禑病逝后,直接承袭愉郡王爵位。
那么,晴儿会是愉郡王的女儿吗?
胤禑的生母,是康熙皇帝十分宠爱的汉妃顺懿密妃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顺懿密妃,是康熙“乳弟”李煦舅舅的女儿。
李煦是谁?
康熙为何妃如此宠爱李煦的舅家表妹呢?

李煦的生母文氏,在顺治一朝时,被孝庄选中侍奉在刚出生的玄烨身边。是照顾玄烨的乳母,在玄烨得天花命悬一线的时候,也是文氏不放弃,仍旧一如既往地照顾玄烨,才让玄烨活了下来。
玄烨8岁失去皇父,10岁失去生母,与照顾自己长大成人的文氏自然是感情十分深厚。
而李煦,便是因为生母的缘故,而得以与年幼康熙成为玩伴。
李煦长大成人后,被任命为苏州织造,成康熙心腹大臣。
不过李煦的生母文氏,并非其父李士桢的嫡妻,而是妾室。
李煦的嫡母为黄氏,而顺懿密妃王氏,便是以李煦嫡母黄氏家族、内务府包衣的身份入宫的。
王氏得宠,先后为康熙生下了三位皇子:
愉郡王胤禑
铁帽子王庄亲王胤禄

第十八子胤祄
胤祄8岁夭折,胤禑与胤禄都得以长大成人。
到了雍正帝继位后,胤禑虽不及同母弟胤禄,白捡了一个铁帽子王爵位。但也被雍正帝册封为了多罗贝勒,雍正八年时晋封为多罗愉郡王。
然而被封郡王仅仅三个月后,胤禑便病逝了,去世时尚且只有39岁。
胤禑虽最终被晋封愉郡王,但他并不得雍正帝重用,只负责过三陵事务。
至于上战场杀敌立功、战死沙场,更加不可能。
不过胤禑确实有女儿出生:
长女,是在康熙五十五年时出生的,2岁便夭折了;
次女,也是在康熙五十五年出生,11岁夭折;
第三女,康熙六十一年时出生,7岁夭折;

第四女,与第三女是双生胎,都是胤禑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第三女夭折,但第四女得以长大成人,并且在乾隆七年的时候,和亲蒙古;乾隆九年时去世了,去世时尚且只有20岁。
第五女,在胤禑病逝的前一年,也就是雍正七年时出生的,与第三女、第四女同母所生。
在胤禑病逝的时候,第五女尚且只有2岁。
若是雍正帝怜悯年仅2岁便失去父亲的侄女,将其抱入宫中,交给熹贵妃抚养,也并非不可能。
毕竟胤禑病逝后,按理说他的儿子弘庆应当降袭多罗贝勒爵位,但雍正给侄儿弘庆厚恩,让弘庆直接承袭了多罗愉郡王爵位,而非贝勒爵位。
若是胤禑第五女从小便由熹贵妃抚养长大的话,在熹贵妃被尊为太后后,对养在身边的胤禑第五女格外的疼爱,也确实无可厚非。

按照年龄与“愉”的爵号,晴儿的历史原型最符合的莫过于愉郡王胤禑第五女了。
如此,若是按照辈分的话:
晴儿是康熙皇帝的孙女
愉郡王胤禑的幼女
雍正帝的侄女
乾隆皇帝的堂妹
只是历史上真实的晴儿,年仅20岁便去世了,实在是可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晴儿的历史原型究竟是谁?非允礼之女,非眉庄孙女,而是康熙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