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唐茜靖:这位体操姑娘把遗憾酿成了成长的甜
提到唐茜靖,你会想到什么?是东京奥运会平衡木决赛上,那套稳定流畅的动作与最终定格的银牌?是2019年斯图加特世锦赛,作为替补却拿下全能亚军的黑马时刻?还是社交媒体上,自称“业余体操爱好者”“收银员”,用幽默调侃化解遗憾的可爱姑娘?【唐茜靖,北京体操队运动员。职业生涯屡创佳绩:2018 年获第三届青奥会女子平衡木冠军;2019 年在第 49 届斯图加特体操世锦赛中,以 56.899 分夺得女子个人全能亚军,追平中国女子体操该项目世锦赛最佳战绩;2021 年斩获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亚军;2023 年获杭州第 19 届亚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冠军】
近日,北京体操队运动员唐茜靖做客北京体育广播《界内界外》节目,卸下赛场的光环,坦诚分享了那些藏在分数与奖牌背后的故事——备战奥运时的手骨裂、与体重的“死循环”对抗、对“总差一点金牌”的心态和解,每一段经历都鲜活又动人。这一次,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位顶尖体操运动员,更是一个在困境里不逃避、勇敢成长的女孩。
替补出征世锦赛:一场“意外”,让她笃定了“全能选手”的身份 2019年10月的斯图加特体操世锦赛是唐茜靖职业生涯里“点亮路灯”的关键一战。彼时,她以替补身份临时登场,没有完整的赛前备赛节奏,却在世界舞台上稳稳拼下女子全能亚军——这是她第一次在世界大赛全能项目站上领奖台。
“当时比完赛,我只觉得离东京更近了一步,但没敢想百分百能怎样,还是得继续努力。”回忆起那场“突发性”的比赛,唐茜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平静,可这场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一块银牌。 在此之前,年少的唐茜靖其实并不喜欢练全能,“总觉得自己体力、耐力还有些薄弱”,那时的她,只是觉得“四个项目没有瘸腿”就够了。直到斯图加特的赛场,她在高压下完成全套动作,与顶尖选手同场竞技并站上领奖台的瞬间,一份笃定才真正在心里扎根:“原来我不仅‘不瘸腿’,还能在世界舞台上和最强的人较量。” 这份笃定,成了她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定心丸”。
东京延期 + 手骨裂:“世界崩塌” 时,她靠下肢训练守住奥运梦
体操运动员的备战周期,精准到每个月:哪个阶段打磨动作细节、哪个阶段强化体能储备,甚至调整状态的休假时间,都早已规划妥当——他们是在和时间赛跑,更是在和身体的“黄金窗口期”对抗。一旦训练节奏被打乱,之前积累的状态便可能下滑。 2020年,东京奥运会宣布延期的消息传来,对所有体操运动员都是一场考验。唐茜靖却显得格外平静:“当时没什么太大情绪波动,就觉得延期了就再继续练呗,只是会担心还能不能一直保持状态。” 可平静之下,挑战接踵而至。
2021年初,距离东京奥运会仅剩几个月时,唐茜靖在自由操训练中意外失误,手腕骨裂。“当时一下就蒙了,甚至觉得完蛋了,上不去奥运会了。”她至今记得那种“世界崩塌”的感觉——看着队友们正常训练、不断进步,自己却只能戴着固定装置,连最基础的支撑动作都做不了。 “想练,手伤了;想休,又怕掉队。” 那段日子里,焦虑几乎笼罩着她。好在教练和体能师始终在身边鼓励,“过了一段时间,那个放弃的想法就没了,目标反而更明确了,能站上奥运赛场,就是我当时唯一的执念。” 手不能动,她就坚持练下肢力量、保持体能;别人在打磨全套动作,她就在一旁反复琢磨技术细节。“手打固定的时候,每天都泡在训练馆,除了周日休息,几乎没断过。”正是这份“不放弃”,让她在伤愈后重新跟上节奏,最终如愿踏上东京奥运会的赛场。
与体重的 “死循环”:周末长 8 斤,一天再降回去
聊起备战中的“难”,唐茜靖还坦诚了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细节:她是“易胖体质”,甚至能“一个周末长8斤,再用一天降回8斤”。对于体操运动员而言,体重控制直接影响动作稳定性,这份“易胖”体质,让她在备战中多了一层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我从小就爱长体重,一有压力就容易靠吃解压,可长了又得减,减完压力大了又想吃,简直是死循环。”她笑着调侃自己,可语气里藏着不易——为了控制体重,她曾试过“一天只吃一个鸡蛋,连水都喝得很少”,只为在第二天能轻一点,不影响训练。 “这真的不健康,大家千万别模仿。”唐茜靖反复强调,“当时也是没办法,长了体重就练不了动作。”
从 “追金牌”到“和解”:改个标签,与 “总拿银牌” 的自己握手言和
在唐茜靖的职业生涯中,她拿过不少银牌,甚至被网友调侃为“收银员”。网络上有声音说“她拿了太多银牌”,可熟悉体操的人都知道,在高强度的赛场压力下,能始终保持动作稳定、很少失误,本身就是极强实力的体现。唐茜靖却曾因这些声音陷入自我怀疑,“直到我把社交媒体标签改成业余体操运动员和收银员的那一刻,才真正释怀。” 2024、2025年前后,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态成熟,她开始学着和“总差一点”的自己和解:“也不是突然想开了,就是长大了,知道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有预期的结果。后来觉得,就算拿不到金牌,能拿遍各个项目的银牌,也未尝不是一件特别的事。”
唐茜靖的故事,从来不是“金牌至上”的叙事,而是关于“坚持”与“成长”的真实写照,每一步踏实的脚印,都是成长最好的证明。 或许,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换来金牌,但那些咬牙坚持的日子、与伤病对抗的勇气,与遗憾握手言和的从容,早已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内容源自北京体育广播《界内界外》节目专访,回听完整节目可下载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音频客户端“听听F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