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km/h飞越卢旺达,宁波大学生刷新中国队最佳成绩!
2025年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公路自行车世界锦标赛于9月21日至28日在卢旺达举行。中国队派出三男三女参赛。其中,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机械、材料与制造系的20岁小将李优表现尤为亮眼:他在男子U23个人计时赛中,以43.6km/h的平均速度位列世界第24名、亚洲第2,并与队友在混合团体接力计时赛中斩获团体第9名,刷新了中国队在这两个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李优(右一)
29日,记者联系上了还在卢旺达的李优。尽管比赛已过去几天,他言语中仍难掩喜悦:“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惊喜!能代表中国队出战责任重大,我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不同于一般的公路赛道,卢旺达的赛道设在山区,存在大量上、下坡路段,极其考验选手的节奏把控与体力分配。“下坡速度快,空气阻力更大,过度发力反而效率低,因此必须在上坡段全力输出。”李优解释道。
李优在本次世锦赛中
兴趣的种子在小学萌芽
跟随父亲骑行滇藏线
李优与自行车结缘,离不开父亲的影响。他小学时,父亲为减肥开始骑行,后来完成了新藏线、川藏线等长途骑游。在他的印象里,父亲一出门就是一个多月不着家。正是这份“神秘感”,让小小年纪的他对自行车充满好奇。
小学毕业那年,已满12周岁的李优随父亲踏上长达2400公里的滇藏线骑行,用27天从大理骑到拉萨。李优回忆道:“那时年纪小、水平弱,骑得很艰难。但能在暑假看到雪山,真的非常震撼,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骑行。”后来他学着父亲,开始用车轮丈量所到之处,不过,那时骑行对他而言只是一种游览方式。
上大学后越发爱骑行
几乎骑遍了浙江
高中时期,李优首次参加自行车竞技比赛并取得不错成绩,从此暗下决心要征战更多赛场。
从家乡湖北来到浙江读大学,让李优打开了骑行世界的“新大门”。他说:“浙江的自行车氛围可以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进入宁波诺丁汉大学后,他加入了校自行车社团,学校的自行车骑行室成为了他的“训练基地”。他在课余时间参加了许多比赛,几乎骑遍了浙江,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逐渐从爱好者成长为业余车手。
李优在本次世锦赛中
2024年10月,李优在“环茶马古道”雅安公路自行车赛中击败众多职业选手,获得第三名,成为该场比赛中“最快的中国人”。“前两名都是国外职业车手,我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当时的他未曾想到,一年后自己将身披国家队战袍,站上世界舞台。
从业余爱好者到职业车手
带着父亲的梦想走向世界
2024年12月,李优报名中国华兴mentech洲际队的“选星计划”,经过多轮训练与测试,成功入选车队考察名单。今年初,他代表车队参加了几场职业赛事,因表现优异,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这几年我都是上网自学或向父亲请教,进入车队后,才有了专业教练。”他感慨道。
然而,从业余赛场迈向职业道路并不轻松。李优坦言,职业赛事强度大、时间长——业余比赛通常在1小时内,而职业赛往往超过3小时;对手中不乏实力强劲的外籍选手,竞争异常激烈。“对手越强我越兴奋,但被‘拉爆’时也会感到沮丧和疲惫,训练时再加倍努力。”
经过数月备战,李优在世锦赛个人赛中一度登上象征“暂时成绩第一”的热座,更在冲线瞬间登上实时成绩榜榜首。对此,他告诉记者,赛前看到出发名单后,就相信自己有能力赶超对手,决定拼一把。正是这一拼,实现了中国U23自行车选手首次在该级别世锦赛中实现“分段领跑”的突破。
李优登上“热座”
李优表示,父亲知道自己在世锦赛的成绩后既开心又感动,“因为我带着他的骑行梦走出家乡、走向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帮他圆梦。”
接下来,李优将回国短暂休整,10月中旬代表国家队参加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继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这位20岁的小伙子没有给未来设定过于长远的条框,而是专注于当下。他希望明年有机会前往欧洲训练、比赛,学习欧洲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自行车竞技水平的提升。
受访者供图
记者:孔乐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