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久事网球学院成立,申城顶级赛事推动区域繁荣发展
“如何让上海网球大师赛不止于赛事?”这一命题,始终萦绕在上海网球产业从业者的心头。10月1日,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单首轮展开争夺;就在这一天,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久事国际网球学院成立。
这一举措正式拉开上海网球生态圈建设的序幕,更将进一步转化为驱动城市发展、助力区域繁荣的核心动能。
让大师赛不止于赛事
多年以来,上海网球大师赛一直吸引着无数海内外的网球观众来到上海观赛。如今随着赛事升级,赛程拉长覆盖国庆黄金周,今年上海大师赛的观赛热度有望再创新高。据赛事方预测,今年赛事的总观赛人次有望突破24万。
“我们期待的不只是大师赛两周的门庭若市,让这么多观众走进赛场。”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亦斌坦言,“我们更希望随着网球生态的逐步建成,让这里全年365天都能形成稳定的客流量。”显然,上海网球大师赛的价值早已超越 “每年两周赛事” 的周期,其创造的赛事经济效应与行业影响力,正向着更长远的网球生态价值延伸。
设立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创建久事国际网球学院正是建立网球生态的一部分。昨日,久事体育与ATP共同宣布,合作设立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并为“久事国际网球学院”正式揭牌。
据介绍,ATP发展中心将依托旗忠网球中心的场馆设施,打造网球全产业链,包括运动员训练、康复与体能、网球科技创新等多个功能模块,建设成为亚洲顶级的ATP竞技训练中心和职业球员保障基地。
久事国际网球学院则定位于集网球竞训、教育服务和赛事活动于一体的国际化网球学院。学校将坚持体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引入国际顶尖教练团队,并配备科学完善的康复与体能支持体系。
事实上,久事国际网球学院与ATP发展中心,只是上海大师赛围绕“赛事、场馆、球员”三大核心要素,构建网球产业生态圈、助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环。
“网球小镇”激活区域动能
覆盖闵行马桥核心区域、占地25平方公里的“网球小镇”,则为网球产业生态注入了向外辐射的能量。今年初,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久事集团签署共建“网球小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上海网球大师赛等体育赛事为引领,政企合作、市区联动,推动相关业态的资源互联和协同发展,同时进一步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以旗忠网球中心为核心,联动全域资源打造的“网球小镇”,其核心目标正是以网球产业为核心,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大体育生态”。这一规划,让网球从单纯的体育符号,升级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将三大优势整合在一起,我们希望让网球未来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杨亦斌看来,打造这份大体育生态的底气,源自三重核心优势:网球运动未来五至十年稳步增长;闵行有深厚的网球底蕴;久事集团积累了赛事、培训、场馆等优质资源。
在大网球生态的框架下,“网球+”的多元业态正逐步清晰。“网球+科技”“网球+教育”“网球+零售”……在杨亦斌看来,这些业态并非空想,而是已有扎实的落地基础。
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承载地,未来这里将引入AI训练实验室、虚拟陪练系统。杨亦斌举例说明,借助视频捕捉技术,可实时识别、矫正球员动作,甚至能以虚拟陪练的形式,填补初学者无人指导的空白。
而“网球+教育”“网球+零售”同样具备扎实的基础:周边已有多所网球特色中小学,构建青少年启蒙到进一步培养的教育闭环;再搭配网球网红工作室、专业穿线工作室等配套场景,“我们完全能把业态做得很丰富”。
自2005年上海大师杯启幕,到2009年上海网球大师赛诞生,过去二十年间,杨亦斌不仅亲历了上海网球赛事在国际网坛逐步提升影响力,更见证了“这一顶级赛事为闵行区和马桥镇带来的变化”。
但这远非上海大师赛的全部价值,如今上海正以赛事为引领,将赛事周期的热度转化为持续激活区域发展动能的动力。
原标题:《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久事网球学院成立,申城顶级赛事推动区域繁荣发展》
栏目主编:沈雷 文字编辑:陈海翔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久事体育
来源:作者:文汇报 吴雨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