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网-奉贤部落-奉贤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用监控的安全问题(家用监控有用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1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祁梦颖
陈萌萌的丈夫很快就要去外地工作了。
此前,独居者被杀、邻居家屋外鞋子被偷的消息让即将独居的陈萌萌感到不安。不久前,陈萌萌和丈夫花了500多元订购了室内监控和可视门铃。“门口的访客信息同步发送到他手机上,也更安全。”陈萌萌说。
像陈萌萌一样,开始使用家庭安全设备的用户不在少数。根据Statista的预测,2024年消费者在智能家居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471亿美元。其中,家庭安防产品的比重将达到28%左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美元以上。
以往专注于政企客户的安防产品正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家庭安防产品的智能功能也越来越多种多样。然而,以家庭监控为代表的安防设备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似乎也滋生了新的不安。
“独居神器”
不久前,袁岳从她一个人住了一年的小公寓里搬走了,她还带走了她新买的可视门铃。
2021年10月底的一个深夜,袁岳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对方问她是不是刚从外地回来。袁害怕了,她刚从老家回来,这事儿没几个人知道。
她迅速回忆起那个熟悉的声音和号码。2021年3月,一个陌生男人打电话给她表白,并告诉她真实姓名。在此之前,袁岳总是收到陌生的微信好友请求,这让她很不舒服。
接到这个深夜电话的第二天,袁岳让一位男性朋友发短信警告对方,并将其锁定在对话之外。对方是外卖小哥。
袁岳的朋友建议她在门口安装监视器,但随着骚扰的消失,袁岳逐渐忘记了这件事。
没想到半年后他又出现了,我准备掌握袁岳的行动轨迹。她立即打电话给警察,但警察说目前他们无能为力。
这一次,袁岳立即买了一个电子猫眼,直接安装在门上,找到新房子后立即搬了过去。
陈萌萌以前从未遇到过像袁岳这样的“烦恼”。但在2021年10月中旬,陈萌萌邻居放在门外的鞋子被小偷偷走了,而这一瞬间恰好被邻居的监控拍了下来。物业人员及时阻止,警察很快抓住了小偷。
平日里,陈萌萌经常叫外卖,收快递。尽管社区的安全措施很严格,陈萌萌的丈夫还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联想到之前的几起独居女生谋杀案,他们趁着“双11”启动了可视门铃和室内监控。“可视门铃留在家里,室内监控把他带走。他说我可以随时查看他的帖子。”陈萌萌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独居人口近9000万人,独居率达到18.5%。《2021新独居时代》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独居人口将达到1.5亿至2亿,独居率可能超过30%。同时,这份报告指出,42.9%的独居女性认为她们深夜在社区行走不安全。
独自生活的女孩(电影《门锁》)
一个可以随时查看屋内外情况的监控摄像头,可能会增加独居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控制感,缓解独居者尤其是女性的安全焦虑。
当她的丈夫还在家时,陈萌萌和她的丈夫立即安装了电子猫眼。“您可以查看访问信息并播放它。非常好用。”陈萌萌翻了几遍记录,“我看到大妈在打扫窗台,没什么异常”。
显示器升级
在此基础上,这个家庭中的第三只眼也承担了更多的角色,观察宠物的情况,了解孩子和老人的动向,甚至成为情感联系的渠道。
林玉在北京工作。不久前,她还养了一只小猫陪伴。在把猫带回家之前,林玉已经见过许多宠物因护理不当而丢失或死亡的案例。因此,为了在外出时及时了解猫咪的动向,她买了一个可以180度旋转的家用监视器,安装在卧室的屋顶上。
外出时,林玉把猫放在卧室里。白天大部分时间,猫咪都在她的床上睡觉,她会时不时打开手机上的监控APP,看看猫咪在干什么。去年11月的一个晚上,林玉下班后像往常一样去了她家附近的健身房。在路上,林玉习惯性地打开监控APP,却看到那只猫剧烈地抽搐着。林玉转身冲回家,把还在抽搐的猫送到宠物医院治疗。
林玉有点害怕。她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没有打开显示器,会发生什么。从那以后,林玉每天打开监控的次数更多了,监控成了她的定心丸。
宠物监控视频(来源网络)
a在安保行业工作多年。他经常在问答社区回答网友提出的关于安全产品的问题。其中,不少网友希望阿来能给自己推荐一款合适的监测产品。阿来说,现在的室内监控设备,硬件配置差别不大,差别在于不同需求产生的智能功能。
“如果老人和小孩需要联系家里的人,用带一键通话功能的监控摄像头比较合适。如果想在家照顾宝宝,可能更注重语音监控或者异响监控的功能。一旦宝宝哭闹,或者什么东西发出一些声响,手机APP就能立刻接收到信息,方便家长照顾。”走吧。
现在,还有针对宠物的智能功能,比如可以根据宠物的运动状态判断宠物状况、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的“无敌追踪”功能。前不久,阿来还收到了一位宠物饲养员的求助:“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着宠物,看到它,跟它说话?”
工作多年的阿来突然意识到,也许家庭监控设备不需要像过去的G端(政府)和B端(企业)产品那样固定在某个位置。后来阿来发现某种陪伴机器人可以匹配那位网友的需求。“有轮式和履带式,可以在室内移动。可以通过APP远程控制寻找宠物或者做一些互动。”
我感觉从传统安防产品来看,上述产品已经完全超出了“监控”的概念,更多的属于机器人的范畴。不过,阿来也认为,要实现智能追踪功能,必须“激活”监控,“这也是发展方向”。
下线焦虑
和手机一样,家庭监控的普及也给用户带来了新的焦虑。
从街头到办公室,再到现在的家庭监控,人们开始让监控侵入自己的私人空房间,逐渐习惯了被摄像头监视的生活。各大视频平台上有很多用户上传的“有趣”和“意想不到”的视频片段。
网友分享的监控视频(来源网络)
但与此同时,被转移的隐私也激发了恶意的隐私欲望。2021年12月初,央视曝光“150元买了400个摄像头账号”,家居监控成为偷窥黑产的重灾区。
啊,其实经过几轮整改,监控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了。“比如以前厂商可能会因为设计问题直接在网上公布摄像头的IP地址,所以使用默认的账号密码或者相对简单的密码就很容易被破解。现在的路径是用户通过手机APP接入,手机连接厂商,再由厂商连接摄像头,省去了直接暴露在公网的过程。”
另一方面,用户的路由器被破解,手机被植入病毒,也可能造成家庭监控的安全隐患。但阿来认为,目前家庭监控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用户只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一些私密的地方不要拍照,尽量设置一些复杂的密码。”
2008年,英国《邮报》的一篇文章首次提出了“手机丢失焦虑症”的概念,指出当代人过度依赖手机。无法使用手机不仅会导致焦虑,还会导致无聊、抑郁、易怒或严重的不安全感。如今,这样的“技术恐惧”也在监控中重现。
林玉每天都会下意识地反复打开监控APP。如果她没有看到画面中的猫,她会感到恐慌,监控设备的意外断开会加剧她的恐慌。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了监控掉线带来的焦虑。有人连夜打车回家打探情况,有人失眠,还有人会连续几天焦虑不安。
但短时间内很难解决断线这个技术问题带来的感情问题。阿来说,监控的网络传输涉及很多方面,硬件、网络甚至厂家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监控掉线。
赖还提到,目前家庭监控还存在灵敏度不够的问题。“比如人体形态和声音监测的灵敏度就很差。有时候碰到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东西动了,会马上收到报警。系统无法过滤掉那些无效的警告,一有动静你就举报。其他的无法监控。比如有宝妈监控宝宝的哭声,但是监控里没有报警。”
有人说,乡愁是如今的小相机,家在另一端,我在屏幕的另一端。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家庭监控不仅仅是一个摄像头,更承载了感情和思想。面对技术带来的风险,可能需要技术来克服。
(陈萌萌、袁岳、林玉、阿来为化名)
(编辑:祁梦颖校对:闫静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小白网-奉贤部落-奉贤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GMT+8, 2025-8-21 21:33 , Processed in 0.0563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