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网-奉贤部落-奉贤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组播方式是什么(组播的三种模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1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1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IM是构建多播树最常用的协议。PIM有两种模式:密集模式和稀疏模式。
密集模式
顾名思义,假设组播的接收者密集分布在网络各处,所有路由器都会参与组播的转发,然后通过剪枝形成一棵组播树。
首先,所有路由器都应该配置密集模式。当发送方发送多播流量时,每台路由器都会泛洪并转发来自除传入接口之外的其它接口的流量。因此所有用户都可以接收流量。
但是如果路由器B连接了其他路由器F,而这些路由器下面的用户没有接受这个组播流量的需求呢?带宽不是浪费了吗?此时,F将向B发送修剪消息..B收到此消息后,会从组播转发表中删除与F相连的接口。将来,流量将只发送到CDE。
但是,B的修剪状态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段时间后,B会将流量转发到所有接口,直到后面的路由器再次发送修剪过的消息。
因此,在密集模式下,多播条目经常改变,重复增加导出和减少导出。整个网络的带宽也会被不必要的组播流量占用。
稀疏模式
稀疏模式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环境,组播成员很少,分布在网络各处。这时候如果组播流量随便泛滥,网络带宽不是很大,那么业务流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稀疏模式的思想是,路由器将把这个多播流量转发给任何想要接收它的人。
当接收方想要接受一个组播地址比如239.1.1.1时,G会向RP方向发送pim join,表示要接受239.1.1.1组播流量。收到EF后,也会发给RP,所以最后BCDEFG有了这个组播组的条目。一旦流量被发送到B,B将沿着这个多播树把它转发给接收者。
此时发送方发送一个组播流,原地址是自己,目的地址是239.1.1.1。不知道转发给谁,就问RP,组播树的根是谁。所以第一个组播包被封装成一个注册消息,单播给RP。RP看到我这里有这个组播树,就沿着这个组播树发给CD,CD发给EF,最后发给g。
这是第一包。当第一个数据包转发CDEFG时,它还会看到是谁发送了多播。大家一看到源就是发送方,就按照路由表向发送方方向发送pim join,重新建立一棵组播树,叫做源树。那么源树就变成了G-E-C-A- sender。
沿着该源树执行以下多播流量转发。a接收流量并将其转发给C,C转发给E,E转发给G,G转发给接收方。
这就是稀疏模式下流量转发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先按照共享树转发,再切换到源树。可以看出,源树比共享树转发效率更高,因为经过的路由器更少。
摘要
集约型模式的概念是推,推流的模式。也就是说,不管组播流是否被推出,都不需要任何人从组播树中将其截下。
稀疏模式的思想就是拉拉扯扯的模式。不主动转发流量,谁需要谁就拉过来。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密集模式配置更简单,但占用带宽资源更多,适用于接收机较多的局域网。而稀疏模式配置略复杂,但带宽利用率较高,适用于接收机分散的大型网络。
具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适用于接收机分散的大型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小白网-奉贤部落-奉贤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GMT+8, 2025-8-22 00:32 , Processed in 0.0504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