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网-奉贤部落-奉贤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振动光纤报警系统原理,弱电新人学习!振动光纤和泄露电缆又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1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周界防范中的一种特殊报警系统,振动光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亿联的振动光纤系统!


一、振动光纤的工作原理
振动光纤是周界报警系统中的高端报警系统,不同于红外拦截光束报警,也不同于脉冲电子围栏触碰合金丝产生报警。其工作原理是激光器发出DC单色光波,光信号通过光缆穿过光模块产生两路干涉信号。该信号采用光纤作为振动传感载体,实现保护和预警检测。当有人非法入侵时,光波信号的强度高于预定指标,从而产生报警信号。
二。振动光纤系统的组成
胡艾莲振动光纤主要由保护区采集器、接线盒、保护区分割包、光纤跳线等组成。根据不同的项目使用不同的保护区采集器,保护区采集器可分为双保护区、四保护区、八保护区等。


▲双保护区振动光纤系统的组成


▲四防区振动光纤系统组成


▲八防区振动光纤系统组成
03
四种报警模式
说完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我们再来看看振动光纤在实际运行中的报警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入侵警报(直接或间接导致振动)
2、断线报警(感应电缆断线)
3.拆包报警(非法拆包或破坏)
4.通信故障(通信电缆断裂)
三种安装方法
任何人
与电子围栏、红外穿越火安装在围栏或栅栏上不同,振动光纤还有一些特殊的安装方式,包括地下挂网 [/s2]。


▲埋式


▲挂网型


▲埋墙式
振动
移动

纤维
非常好

作为一种优秀的周界报警系统,亿联振动光纤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强、无源设计等优点,可以满足各种周界类型的应用需求。
长途电话局
每个防区(光纤长度)长1公里,真正实现了大范围、远距离的整体防御。
被动设计
该系统采用光纤作为被动探测器,整个室外防御区域除主机外都是被动的。
抗干扰
系统采用光纤检测,不考虑电磁场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非常适合油库、电站、军队、机场、高铁等场合。
自适应
连续运行8小时,设备的适应能力将达到最佳效果。
胡艾莲振动光纤方案设计




▲振动光纤分支报警管理系统




振动光纤总线报警管理系统




振动光纤网络报警管理系统
振动光纤和泄漏电缆的区别


一、工作原理
1.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也称为泄漏感应电缆。漏泄电缆主要是在两根敷设的漏泄电缆之间形成一个看不见的圆柱形电磁场保护区。当人体和金属体在这个区域内运动时,会引起电磁场扰动,被探测器探测到,会产生报警信号。但是,一些非金属物体或非人体,如树枝、树叶、垃圾等。,在保护区内活动时不能造成电磁场干扰,所以不会报警。


在保护区内活动的小狗小猫等小动物的干扰,也可以通过调节探测器的灵敏度过滤掉,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可在暴雨、大雪、大风、雷电和极端高低温气候条件下使用。
2.振动光纤
振动光纤的工作原理是发射激光器发射DC单色光波,分别通过光纤耦合器沿正向和反向耦合进双芯传感光纤,在正向和反向环路中形成马赫-曾德尔干涉光信号。当光纤沿线受到外界振动干扰时,会引起光波在光纤传输中的光特性(即衰减、相位、波长、偏振、模场分布和传播时间)发生变化,形成基于双环马赫-曾德尔干涉的光信号相位调制传感信号,通过光纤耦合器和光环行器传输到光电探测器。通过报警控制器特殊的算法分析和处理,将第三方的入侵行为与正常的干扰区分开来,实现报警和定位功能。


适用于地形复杂、弹药库、油库、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周边区域不规则、不适宜电源接入的场所安装使用;也可以埋在墙内、地下等。防止非法入侵;也可用作室外工作场所和营地的警戒线,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警戒线附近人员的正常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二。传输介质
1.漏泄电缆的结构与普通同轴电缆基本相同,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带有周期性槽的外导体组成。


2.振动光纤是单模光缆,所以两者的安装方式有一定的区别。振动光纤需要专用的光纤超声波焊接机,而漏泄电缆则不需要。


三。安装方法
1.泄漏电缆
埋地式:将两根泄漏电缆以一定距离埋在地下,以两根泄漏电缆之间的距离为探测区域,防止入侵。


附着式:将泄漏的电缆附着在围栏上,通过攀爬围栏产生的震动来防止报警。


2.振动光纤
与电子围栏、红外穿越火安装在围栏或栅栏上不同,振动光纤还有一些特殊的安装方式,如埋地、挂网、埋墙等。


目标
完成这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小白网-奉贤部落-奉贤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GMT+8, 2025-8-12 05:50 , Processed in 0.0546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