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下沉的根本原因,基本功不牢,节奏全无
很多小伙伴学会蛙泳之后,会遇到这样一个尴尬问题:
刚开始游的时候身体还能贴着水面,游个六七下就不行了,整个人慢慢往下沉,头一抬就呛水,怎么都调整不过来。
是不是很熟悉?有网友留言说:“我一口气游25米,本来挺轻松,结果越游越沉,像被水往下拽一样。”还有人安慰说:“可能是你吐气太快了吧。”
这种情况背后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几个基本功没打牢,加上动作节奏没有调整好,才导致你在水里越来越“沉”。今天就跟你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怎么解决。
一、基本功没打牢,游起来就容易掉链子游泳的根本,就在四个字:基本功。蛙泳尤其如此。
漂浮不稳
漂浮是所有动作的基础。如果你的身体不能自然平行在水面上,每次都要靠手脚来“硬撑”,那你很快就会下沉。很多初学者学了几次漂浮,能漂起来一次就觉得“学会了”,其实远远不够。漂浮要做到条件反射,也就是每一次都能轻松进入水面平行的状态。
蹬腿方向不对
蛙泳的腿是关键。很多人一蹬腿,脚就往下压,结果身体自然被拖下去。正确的蹬腿应该是水平蹬夹,蹬完之后双腿伸直,顺势带动身体拉直,同时有意识地抬高双腿,让身体保持前低后高的流线型。
划手没收紧身体
划手结束后,身体应该迅速进入流线型,头埋在双臂之间,腹部收紧,身体像一支拉满弦的箭。如果腹部核心松松垮垮,那身体就会像湿抹布一样,软绵绵地往下沉。
手脚和呼吸配合不好
蛙泳是节奏感极强的泳姿。手一划、水一分、头一抬,要跟呼吸、腿部动作协调在一起。如果时机对不上,不仅推进效率低,身体还会被动作带偏,自然就更容易下沉。
二、每一组动作后,要学会“漂一会”这是很多人忽略的关键。蛙泳的精髓,是学会利用滑行。
漂浮的意义
每完成一次划手和蹬腿后,身体都应该有一个延伸和漂浮的过程。这一小段时间里,你需要把身体完全拉直,收紧核心,保持与水面平行。这个时候不仅能保持身体不下沉,还能让动作节奏有喘息和调整的余地。
借水的反作用力前进
如果你不停地划、不停地蹬,动作很快就会变形,身体越游越乱。但如果你在“漂一会”的时候,利用身体的流线型,水会自然推着你往前滑。俗话说:借力使力,不费力。
很多会游但游不远的人,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一点。每次动作都急吼吼地接上,完全不给自己留出漂的时间。
三、呼吸节奏没调整,吐气太快呼吸在游泳里就是“粮草”。粮草一断,兵马立刻乱套。
有网友形容:“我才划几下,气就吐光了,整个人像石头一样往下沉。”
这是典型的呼气过快。肺部就像鱼的鱼鳔,空气足的时候身体有浮力,一旦空气吐得太急,浮力消失,身体自然沉下去。
正确的方式是:
快吸慢呼 → 吸气的时候干脆利落,呼气的时候均匀缓慢。呼气要和滑行结合,让空气一点点排出,而不是一口气全部吹掉。四、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游泳节奏初学者常常有一个误区:觉得游泳就是比快。划手快、蹬腿快、呼吸快,好像动作快了就更厉害。
其实完全相反。游泳的关键是节奏感,不是速度感。
有的人说话快,有的人慢条斯理;有的人走路快,有的人不紧不慢。游泳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节奏。很多人因为紧张水、怕沉底,动作做得急匆匆,结果没体会到水的浮力,身体反而越游越沉。真正游得轻松的人,往往是把节奏放慢下来的:呼吸慢、划手稳、蹬腿有力,整个身体在水里就像跟着节拍在跳舞。
页:
[1]